氢氯噻嗪与螺内酯、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被引:25
作者
赵海燕 [1 ]
吴寿岭 [1 ]
孙立霞 [2 ]
李云 [1 ]
侯国盛 [1 ]
刘福山 [1 ]
王黎光 [1 ]
吴云涛 [1 ]
机构
[1]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心内科
[2] 唐山市协和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2006.01.006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小剂量氢氯噻嗪(HCTZ)与螺内酯、卡托普利联用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29例,经2周安慰剂洗脱期、6周HCTZ导入期后随机进入HCTZ12.5mg q.d组HCTZ12·5mg与螺内酯20mg q.d组HCTZ12·5mg q.d与卡托普利25mg b.i.d组治疗,共12个月,随访1次/月。治疗前、治疗6周末和治疗12个月末分别进行血生化检查并评估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6周末,3组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以下血压值均指坐位血压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1)。治疗12个月末3组的血压值仍明显下降。HCTZ组、螺内酯组和卡托普利组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10·5±17·3),(13·3±15·8),(14·6±17·4)mmHg,卡托普利组下降幅度较HCTZ组明显(P=0·034)。②HCTZ组、螺内酯组和卡托普利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34·9%、44·3%和47·1%,HCTZ组达标率低于其他两组(44·3%vs34·9%P=0·038;47·1%vs34·9%P<0·001),螺内酯和卡托普利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3组间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HCTZ与螺内酯、卡托普利联用降压安全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J].高血压杂志,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