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债与人情味:农村宴席中的关系再生产

被引:14
作者
王雨磊 [1 ,2 ]
王宁 [3 ]
机构
[1]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研究》
[3]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宴席; 关系再生产; 人情债; 人情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关系是一个中国情景下具有本土色彩的实践和学术词汇,在中国本土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关系研究中,传统的关系再生产理论中的功用性范式和互惠性范式都有可取之处,但都不能完全解释宴席中关系再生产机制。宴席所涉及的物的流动构成一种稳定的物质交换关系,称之为人情债机制,它是一种从自利动机到互惠结果的过程性机制。宴席同时涉及主客之间在情绪和身体等方面的卷入,称之为关系的人情味机制。宴席中关系通过人情债机制和人情味机制得以再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J].
翟学伟 .
社会, 2009, 29 (01) :109-121+226
[2]   Sharing [J].
Belk, Russell .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0, 36 (05) :715-734
[3]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M].杨美惠;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M].(法)马赛尔·莫斯(MarcelMauss)著;卢汇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6]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