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承载力与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王宏 [1 ,2 ]
孟凡宇 [1 ,2 ]
邢妍 [1 ,2 ]
机构
[1]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环境保护; 污染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空间性、动态性、地区性等特点.它不但具有环境属性,还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它是污染物总量分配和总量控制的基础.总量控制是总量分配的目的.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某一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优化分配到各污染源,以实现水环境目标的环境规划管理措施.其本质是要寻求某一区域在环境质量目标与技术经济条件之间的最佳结合点.TMDL技术是这一领域最新技术成果的代表.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污染物总量初始分配方法[J]. 王媛,姚立英,牛志广,王伟,刘冠飞.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8(05)
[2]  
水污染物总量初始分配方法[J]. 王媛,姚立英,牛志广,王伟,刘冠飞.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8 (05)
[3]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李川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8) :66-69+111
[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J].
宗永臣 ;
张建新 .
西藏科技, 2008, (03) :43-44
[5]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Ⅰ)——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 [J].
孟伟 ;
张楠 ;
张远 ;
郑丙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4) :1-8
[6]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李滨勇 ;
史正涛 ;
董铭 ;
王爱忠 ;
刘波 .
节水灌溉, 2007, (02) :40-42
[7]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 [J].
赵卫 ;
刘景双 ;
孔凡娥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1) :47-50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J].
王俭 ;
孙铁珩 ;
李培军 ;
侯伟 .
生态学杂志, 2007, (01) :139-144
[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J].
陈鲁莉 ;
胡铁松 ;
尹正杰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03) :25-28
[10]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清龙 ;
闫新兴 .
地学前缘, 2005, (S1)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