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被引:36
作者
吕君
刘丽梅
机构
[1] 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环境意识; 内涵; 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环境意识的概念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环境意识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是对环境的认同感。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环境意识包括环境认识观、环境价值观、环境伦理观、环境法制观和环境参与观五部分,分为感性认识、知识、态度、评价和行为五个层次。对环境意识的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前途 [J].
徐嵩龄 .
科技导报, 1997, (01) :46-49
[2]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全球实证  [J].
蔡运龙 .
人文地理, 1996, (03) :7-12
[3]  
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J]. 李万古.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4]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 [J].
蔡运龙 .
人文地理, 1996, (01) :1-6
[5]   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 [J].
余谋昌 .
世界环境, 1995, (04) :13-16+12
[6]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M].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9
[7]  
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徐辉,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