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变性条件下肌酸激酶活力和构象变化的比较

被引:2
作者
李学刚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肌酸激酶,变性剂,构象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摘要
以盐酸胍(GuHCl),十烷基硫酸钠(C10S)和溴化十烷基三甲铵(C10NH3)为变性剂,测定它们对肌酸激酶(CK)活力和构象之影响。结果发现:CK活力的丧失明显早于分子整体构象的变化;C10S和C10NM3对CK的变性有一定的饱和性;而GuHCl对CK的变性则没有;溶液pH增加时,在一定范围内,GuHCl,C10S和C10NM3对CK的变性能力都增加。在pH变化时,利用DTNLB测定CK内埋巯基的暴露来反映构象的变化是成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及吡啶季铵盐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J].
李学刚 ;
赵国玺 .
日用化学工业, 1989, (05) :6-9
[2]  
蛋白质分子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陶慰孙 编著, 1995
[3]  
肌酸激酶变性过程中圆二色光谱变化及巯基暴露的速度[J]. 姚启智,梁树坚,田敏,邹承鲁.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