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钒的化学结合形态与转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23
作者
汪金舫,刘铮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可溶态钒,化学结合形态,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93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利用和控制土壤条件,改善土壤供钒特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综合参考国内外对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形态划分的方法,初步区分出土壤中的钒以5种主要的化学结合形态存在。其含量多少依次为残留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易还原锰结合态>可溶态。通常,残留态钒占土壤全钒含量的90%以上,而可溶态钒的含量常低于1μg/g。一般而言,在较高的温度,较强的还原条件以及酸性土壤条件下,土壤中其它化学结合态钒更多地向可溶态钒转化;除有机质结合态钒外,其它形态钒的含量都与土壤全铁含量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钒在酸性红壤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慢,在石灰性的栗钙土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快。酸性土壤对钒的缓冲能力强,缓冲容量大,不容易产生钒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