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法律地位之探讨——兼析我国民事立法对动物的应有定位

被引:76
作者
陈本寒
周平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动物; 法律地位; 利益冲突; 法律保护;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2.06.014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动物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对动物的保护是否必须通过改变动物的客体地位 ,使其人格化、主体化的方式方能实现 ?笔者通过对《德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和国内外学说的考证 ,以及对动物主体化观点的剖析 ,认为动物不可能成为人类道德和法律的主体 ,动物在法律上仍是特殊的物 ,动物保护立法是动物商品价值与非商品价值、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冲突的产物 ,对动物的区别对待 ,实质上体现的仍是不同动物对人类的不同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生态文化论[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余谋昌著, 2001
[12]  
民法总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
[13]  
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吕世伦主编, 2000
[14]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
[15]  
动物解放[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英)彼得·辛格著, 1999
[16]  
德国当代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孙宪忠著, 1997
[17]  
环境的思想[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日)岩佐茂著, 1997
[18]  
法律的概念[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哈特(H.L.A.Hart)著, 1996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人民出版社 . 1961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 .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