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ENTURY模型研究干旱区人工绿洲开发与管理模式变化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许文强 [1 ]
陈曦 [1 ]
罗格平 [1 ]
张清 [1 ]
张豫芳 [2 ]
唐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2] 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管理模式; 人工绿洲; 作物轮作; CENTURY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近半个世纪前,中国西北干旱区人类大规模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流域下部的荒漠覆被土地转变成了人工绿洲,强烈的人类耕作活动使得人工绿洲土壤有机碳库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干旱区典型的三工河流域下部的人工绿洲为例,基于CENTURY模型,研究人工绿洲开发前后及农业管理模式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库(0-20cm)的影响。CENTURY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研究区荒漠灌木林地开垦为人工绿洲后,在最初的2a土壤总有机碳(TOC)快速增加,随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研究区人工绿洲在被开发后50a的连续耕作下,平均土壤TOC呈先增后减再增的"N"型变化趋势,但最终土壤TOC超过了原始自然状态下的TOC,而且2008年土壤TOC比原始荒漠状态增加7.74%,说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总体呈"碳汇"趋势。尤其在研究区实施了免耕、秸秆粉碎还田、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后,土壤固碳效应明显,这完全不同于热带森林、中国北部温带半干旱草原及非洲Savanna半干旱稀树草原开垦为耕地后土壤有机碳大量损失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707 / 37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对土壤特性的影响(英文) [J].
罗格平 ;
陈曦 ;
许文强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04) :483-498
[2]   Response of soil nutrients to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oasis of arid land [J].
XU Wenqiang LUO Geping CHEN Xi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China ;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ChineseScienceBulletin, 2006, (S1) :167-172
[3]   耕作及水蚀影响下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 [J].
方华军 ;
杨学明 ;
张晓平 ;
梁爱珍 ;
申艳 .
土壤学报, 2006, (05) :730-735
[4]   利用CENTURY模型研究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Ⅰ.自然状态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J].
高鲁鹏 ;
梁文举 ;
姜勇 ;
闻大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772-776
[5]   三工河流域荒漠绿洲植被动态及其成因分析 [J].
赵成义 ;
宋郁东 ;
王玉潮 ;
蒋平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49-254
[6]   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 [J].
樊自立 ;
穆桂金 ;
马英杰 ;
马映军 .
地理科学, 2002, (02) :184-189
[7]   运用Century模型模拟管理对鼎湖山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J].
黄忠良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2) :175-179
[8]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地区主要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J].
王艳芬 ;
陈佐忠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6) :66-72
[9]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J].
肖向明 ;
王义凤 ;
陈佐忠 .
植物学报, 1996, (01) :45-52
[10]  
Modeling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Oxisols of Ibirubá (Brazil) with the Century Model[J]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