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TXB2、6-Keto-PGF1α的变化

被引:11
作者
王洪海
谢鸣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方剂学学科
关键词
脾虚证; 血液流变学; 血栓素; 6-酮-前列腺素F1α;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6.3 [脾胃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流变学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其比值的变化。方法采用游泳疲劳加饮食失节法复制大鼠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3周、自然恢复1周时的血流变学和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3周时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或P<0.05),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变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第4周时150 s-1、38 s-1、10 s-1、5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仍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血浆TXB2无明显差异(P>0.05),6-Keto-PGF1α显著升高(P<0.001),TXB2/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黏和易形成血栓状态,恢复期血液高黏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增强。提示脾虚证有血流变学异常和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失调,主要涉及血小板和血浆因素的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761 / 764+768 +7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复合因素致脾虚证模型大鼠血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J].
王洪海 ;
谢鸣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06, (10) :31-35
[2]   大鼠脾不统血模型血浆和子宫6-K-PGF1α、TXB2变化的研究 [J].
陈家旭 ;
瞿德竑 ;
季绍良 ;
唐已婷 ;
徐洪雁 .
中国医药学报, 2002, (12) :726-728+768
[3]   1.6-2磷酸果糖对脾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J].
章梅 ;
邱根全 ;
夏天 .
中国微循环, 2001, (03) :206-207
[4]   脾虚大鼠的川芎嗪药物动力学特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 [J].
黄熙,任平,文爱东,夏天,臧益民,宋岭,牛国保,王跃民,蒋永培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03) :159-161+134
[5]  
血液流变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王鸿儒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