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蜣螂体壁的组织结构

被引:15
作者
程红
陈茂生
孙久荣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臭蜣螂; 体壁; 组织结构; 胶原纤维; 棕脂肪腺;
D O I
10.16380/j.kcxb.2003.04.005
中图分类号
Q964 [昆虫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 ; 0710 ; 09 ;
摘要
对臭蜣螂CoprisochusMotschulsky体壁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光镜观察。用伊红和马洛赖氏三色法染色可见体壁尤其在腹壁的折叠处及膜翅壁中存在着胶原纤维。鞘翅中有内腔 ,具皮细胞 ,鞘翅背部表皮下陷形成桥墩状结构以支撑加固鞘翅腔并减轻重量。膜翅的背腹壁之间也具有内腔和皮细胞 ,并充满油脂腺 (经分析是棕脂肪细胞腺 )及其分泌物。足的肌肉束中被大量棕脂肪细胞腺环绕。棕脂肪细胞的存在为周围器官提供所需能量 ,并有减轻重量和润滑的作用。体壁表面具有大量突起、刚毛及大量粗细不等的管道与其下相通 ,加上大量油脂腺及其分泌机能 ,为其体表的减粘特性提供了形态和化学基础。鞘翅内腔的结构可为建筑仿生学提供一定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29 / 4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臭蜣螂体壁表面结构及其与减粘脱附功能的关系 [J].
程红 ;
孙久荣 ;
李建桥 ;
任露泉 .
昆虫学报, 2002, (02) :175-181
[2]   蜣螂(Copris ochus Motschulsky)减粘脱附的仿生学研究 [J].
孙久荣 ;
程红 ;
丛茜 ;
李建桥 ;
陈秉聪 ;
任露泉 .
生物物理学报, 2001, (04) :785-793
[3]  
无脊椎动物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江静波等 编著, 1982
[4]  
昆虫学通论[M]. 农业出版社 , 北京农业大学 主编, 1981
[5]  
实用细胞学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郑若玄 编, 1980
[6]  
组织胚胎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上海第一医学院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