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

被引:17
作者
韩亚芬
孙根年
李琦
陈素景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酸雨; 降水化学成分; 时间变化; 西安市;
D O I
10.15983/j.cnki.jsnu.2006.04.029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a forest area of 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J] . Fuzhu Zhang,Jingyang Zhang,Hongrui Zhang,Norio Ogura,Akikuni Ushikubo. &nbsp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6 (3)
[2]   中国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丁国安 ;
徐晓斌 ;
房秀梅 ;
金淑萍 ;
徐霞 ;
汤洁 ;
刘奇俊 ;
王淑凤 ;
王文兴 .
科学通报, 1997, (02) :169-173
[3]   煤改气工程对改善西安市大气环境的趋势分析 [J].
程继夏 ;
刘立国 ;
王斌 .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 (03) :44-46+49
[4]   兰州大气颗粒物和水溶性离子及其降水中元素组成的关系 [J].
张锐,晁开,张宁 .
中国沙漠, 1995, (04) :357-361
[5]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 [J].
王文兴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5) :323-325+327-329
[6]   中国和日本降水化学特性的分析比较 [J].
黄美元 ;
植田洋匡 ;
刘帅仁 .
大气科学, 1993, (01) :27-38
[7]   华南地区高山酸沉降化学研究 [J].
王美蓉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37-47
[8]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and Soil Solutions at Two Forested Sites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J] . Y.G. Xu,G.Y. Zhou,Z.M. Wu,T.S. Luo,Z.C. He. &nbsp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