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天然气运移和气源分析

被引:24
作者
刘全有 [1 ]
刘文汇 [2 ]
徐永昌 [3 ]
李剑 [4 ]
陈孟晋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稳定同位素; 稀有气体同位素; 运移; 贡献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组分、稳定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指出,该气田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气体碳同位素组成偏重;天然气源岩形成于淡水—半咸水沉积环境;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天然气碳同位素(1δ3C1,1δ3C2)具有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变重和3H e/4H e值呈略增加的趋势;反映了天然气具有从东北向西南运移的趋势。根据天然气中40A r/36A r值,计算了石炭—二叠系源岩中K含量的变化范围,初步确定了煤岩生成天然气的贡献率在65%以上,为主要生气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697 / 7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K-Ar关系在天然气气源对比研究中的应用 [J].
郑建京 ;
胡慧芳 ;
刘文汇 ;
张殿伟 ;
王晓峰 ;
孙国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99-502
[2]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王晓锋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郑建京 ;
张殿伟 ;
南青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55-58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成藏机理研究 [J].
刘圣志 ;
李景明 ;
孙粉锦 ;
肖红平 ;
刘锐娥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4-6+191
[4]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J].
何自新 ;
付金华 ;
席胜利 ;
付锁堂 ;
包洪平 .
石油学报, 2003, (02) :6-12
[5]   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的获取及应用 [J].
刘文汇 ;
刘全有 ;
徐永昌 ;
张殿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21-29
[6]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及气源示踪 [J].
刘文汇 ;
孙明良 ;
徐永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22) :1902-1905
[7]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二阶段分馏模式及机理 [J].
刘文汇 ;
徐永昌 .
地球化学, 1999, (04) :359-366
[8]   沈北煤田煤中伴生元素分布特征 [J].
任德贻 ;
许德伟 ;
张军营 ;
赵峰华 ;
郦桂芝 ;
谢烈文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1) :12-15
[9]   鄂尔多斯盆地热流场特征 [J].
孙少华,刘顺生,汪集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6, (01) :29-37
[10]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和各类天然气鉴别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Z1)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