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地区人工长白落叶松生长过程分析

被引:10
作者
巨文珍
王新杰
顾丽
刘俊
孙玉军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生长过程; 树干解析;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10.01.007
中图分类号
S791.22 [落叶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长白落叶松林木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工长白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6~19a,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8~10a,二者在16~18a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14~17a时达到生长高峰,在18~20a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25~30a时出现其最大值,之后逐年下降,预计与平均生长量在28~33a时相交,可以在18a左右考虑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林进行抚育间伐,结合当地的经营目标考虑在28~33a左右进行主伐。同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径阶的增大,林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都基本趋于正常稳定。胸径最优生长方程为:y=1.254 6e0.124 7x;树高最优生长方程:y=1.418 7e0.119 3x;材积最优生长方程:y=0.000 09e0.364 4x。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63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杉木与乳源木莲在混交林中的生长过程比较 [J].
谢天禧 .
林业勘察设计, 2007, (01) :165-168
[2]   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栎生长过程研究 [J].
王春霞 ;
刘万成 ;
刘瑰琦 .
中国林副特产, 2005, (05) :60-61
[3]   林木直径和树高生长的GAM模型 [J].
田晓筠 ;
李永启 ;
刘继新 .
林业科技, 2005, (03) :25-39
[4]   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林木材积生长率调查分析 [J].
申登峰 .
甘肃林业科技, 2002, (03) :37-39
[5]   杉木人工林生长率模型的研究 [J].
吕勇 .
林业科学, 2002, (01) :146-149
[6]   白龙江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J].
白建含 .
甘肃林业科技, 2001, (04) :32-35
[7]   冀北次生林3个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表的编制 [J].
亢新刚 ;
崔相慧 ;
王虹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3) :39-42
[8]   大兴安岭主要树种生长过程表中有关调查因子的补充计算及其应用 [J].
牟亚男 ;
曹长春 ;
于红梅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0, (03) :21-24
[9]   大兴安岭塔河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的研究 [J].
洪清林,柴一新,王义弘,赵惠勋,胡春祥,李风日,范文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2) :92-97
[10]   林分生长模型研究的进展 [J].
唐守正 ;
李希菲 ;
孟昭和 .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06) :67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