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经济生产力

被引:7
作者
姚成滨
沈海龙
刘继生
符洪宇
胡海东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2] 延边大学农学院
[3] 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幼林; 削度/材积方程系统; 小径材; 纸浆材; 大径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定位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共计调查样地 1 30多块 ,收集样地调查资料 30 0多块 ;调查解析木 1 2 0多株 ;收集已有解析木材料 30 0多株。首先利用解析木材料建立了樟子松的DemaerchalkⅠ削度 /材积方程系统 ,并利用这个系统和样地及解析木材料 ,计算和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幼林经济生产力水平。分析结果表明 :( 1 )按照现实的樟子松人工林密度体系 ,幼龄阶段 ( 4 0年以下 )只能获得较高产量的小径材 ,无法获得较高产量的小头直径1 2cm的高级纸浆材 ,更无法获得小头直径 2 0cm以上的大径材。要想在尽快获得大径级用材 ,就必须采用比现实林分低得多的密度体系 ;( 2 )采用较高的初植密度 ,并采用强度较大的间伐机制 ,对小径材和大、中径材的生产都是有利的 ;( 3)樟子松人工林在密度适当的情况下 ,达到本地区速生丰产林对蓄积增长量的要求是完全可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杨树工业用材林的定向培育 [J].
徐宏远 .
世界林业研究, 1994, (02) :33-39
[2]   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研究 [J].
丁宝永 ;
孙继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89, (S2) :1-98
[3]   三种速生松木——樟子松、火炬松和湿地松用于制浆造纸的评价 [J].
朱圣光 .
中国造纸, 1988, (05) :15-24
[4]   估测杉木林现存量的数学模式的比较 [J].
张家武 ;
陈楚莹 ;
邓仕坚 ;
冯宗炜 .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4, (04) :13-19
[5]   削度方程和出材率表的研究 [J].
孟宪宇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01) :122-133
[6]  
测树学[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白云庆等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