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武粳4号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被引:3
作者
:
翟虎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翟虎渠
李培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培富
张红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红生
王建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建飞
陈志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志谊
机构
: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来源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8年
/ 03期
关键词
:
水稻;稻瘟病菌;抗病基因;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435.111.41 [];
学科分类号
:
090401 ;
090402 ;
摘要
:
将太湖稻区高抗稻瘟病的主栽品种武粳4号分别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和苏御糯杂交并回交,获得F1、F2、BC和部分F3世代。3~4叶期采用3个有代表性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G1、ZE3和ZA49对不同世代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根据抗、感分离情况分析抗病亲本的抗病基因组成。结果表明,武粳4号对ZG1、ZE3和ZA493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武粳3号携带的抗病基因与Pi-km,Pi-ta,Pi-ta2,Pi-kp,Pi-b和Pi-k等已知抗病基因是不等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