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郭彦军 [1 ]
倪郁 [2 ]
韩建国 [3 ]
韩龙 [1 ]
郭芸江 [1 ]
唐华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草地;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0.01.022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过牧草地土壤全氮、总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整体高于耕地和林间草地,退耕地种草后土壤全氮、总有机碳含量增加,全磷含量无显著变化.耕地和过牧草地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天然草地、过牧草地和耕地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间草地和人工草地,而土壤电导率均为过牧草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天然草地显著高于林间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林间草地和过牧草地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耕地,而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林间草地土壤含水量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紫色丘陵坡地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J].
谢均强 ;
史东梅 ;
张兵 ;
史晓梅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9) :108-112
[2]   奇台县绿洲农田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过程 [J].
韩茜 ;
熊黑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93-97
[3]   丘陵紫色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J].
郑杰炳 ;
王子芳 ;
谭显龙 ;
李安乐 ;
高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01-106
[4]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J].
马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7) :53-58
[5]   植物根系强化黄土土层化学风化速率的作用 [J].
李勇 ;
张晴雯 ;
李璐 ;
白玲玉 ;
万国江 ;
黄荣贵 ;
朴河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5-9
[6]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J].
袁菊 ;
刘元生 ;
何腾兵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 (03) :230-233
[7]   贡嘎山地区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的持水作用(英文) [J].
常志华 ;
陆兆华 ;
关文彬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3, (03) :205-209+263
[8]   有效利用土壤磷的小麦种质筛选方法研究 [J].
邢宏燕 ;
王二明 ;
李滨 ;
李继云 ;
李振声 .
作物学报, 2000, (06) :839-844
[9]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Ⅰ.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J].
赵其国 ;
孙波 ;
张桃林 .
土壤, 1997, (03) :113-120
[10]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