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梭梭、白梭梭植物构型特征

被引:38
作者
王丽娟 [1 ,2 ]
孙栋元 [1 ,3 ]
赵成义 [1 ]
李菊艳 [1 ,2 ]
盛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天然梭梭; 天然白梭梭; 人工梭梭; 植物构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荒漠植物构型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最终产物,其与功能的相互作用与互馈关系决定了荒漠植被的发展与演替。选择准噶尔盆地天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天然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和人工种植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天然梭梭、天然白梭梭和人工梭梭分枝率、分枝角度、分枝长度和枝径比等构型特征,对比研究了天然生境梭梭和人工种植梭梭构型差异,探讨了荒漠植物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理。结果表明:天然梭梭、天然白梭梭和人工梭梭的总体分枝率及逐布分枝率(SRB1∶2、SRB2∶3)均差异显著(P<0.05),且总体分枝率均较低,分别为0.35±0.23、0.50±0.42和0.15±0.05。天然梭梭、天然白梭梭和人工梭梭的分枝角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第1级到第4级均有减小趋势,角度均小于90°。天然梭梭、天然白梭梭和人工梭梭分枝长度从第1级到第4级排序为天然白梭梭>天然梭梭>人工梭梭,且天然梭梭、天然白梭梭和人工梭梭枝条伸展能力从第1级到第4级呈现相对减弱的趋势。天然梭梭、天然白梭梭和人工梭梭枝径比平均值分别为0.66、0.68和0.69。总体上,天然生境中梭梭、白梭梭构型为不同宽窄的"V"型,而人工梭梭呈现椭球形构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952 / 49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沙生植物构型及其与抗风蚀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J].
屈志强 ;
刘连友 ;
吕艳丽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2) :357-362
[2]   梭梭萌生与初期存活的关键影响因素 [J].
田媛 ;
李建贵 ;
潘丽萍 ;
赵岩 .
生态学报, 2010, 30 (18) :4898-4904
[3]   供水量及沙埋厚度对两种梭梭出苗的影响 [J].
刘国军 ;
张希明 ;
李建贵 ;
范冬冬 ;
邓潮洲 ;
侯建国 ;
信汝明 .
中国沙漠, 2010, 30 (05) :1085-1091
[4]   梭梭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分析 [J].
宋于洋 ;
李园园 ;
张文辉 .
生态学报, 2010, 30 (16) :4317-4327
[5]   梭梭幼苗死亡与土壤和大气干旱的关系研究 [J].
田媛 ;
李建贵 ;
赵岩 .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878-884
[6]   民勤天然梭梭种群特征初步研究 [J].
张锦春 ;
王继和 ;
安富博 ;
孙涛 ;
刘有军 ;
李银科 ;
肖斌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124-1128
[7]   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黄培祐 ;
李启剑 ;
袁勤芬 .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6051-6059
[8]   不同灌溉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梭梭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J].
解婷婷 ;
张希明 ;
梁少民 ;
单立山 ;
杨小林 ;
花永辉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04) :711-716
[9]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群落特征研究 [J].
王继和 ;
张锦春 ;
袁宏波 ;
廖空太 ;
刘虎俊 ;
张国中 .
中国沙漠, 2007, (05) :809-813
[10]   荒漠区固沙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耗水特征 [J].
常学向 ;
赵文智 ;
张智慧 .
生态学报, 2007, (05) :1826-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