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种子园子代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付顺华 [1 ]
董汝湘 [2 ]
吴隆高 [3 ]
冯建民 [2 ]
刘伟宏 [4 ]
华朝晖 [5 ]
孙鸿有 [1 ]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3]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
[4] 浙江省新安江开发总公司
[5]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 杉木; 种子园; 子代测定; 性状相关; 秩相关; 早期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子代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杉木群体良种选育效率,以浙江省17个杉木种子园子代为研究材料,于1998-1999年,在临安市横畈林场采用10区组、3~4株小区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2片子代试验林。自造林后第2年起,连续6 a调查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和侧枝性状等,在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种子园子代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以及年-年之间的生长相关和秩次相关等。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呈极紧密相关,相关系数rp和rg达到或近于1.0,通过胸径对材积进行间接选择,选准率100%。冠幅、盘间距与生长性状之间分别呈中度相关和轻度-中度相关,盘侧枝数与生长性状之间在遗传上没有相关关系,每米侧枝数则有负相关关系。不同年龄之间的年-年生长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生长秩次变化在2~3年生时已逐渐稳定,5~6年生时基本稳定,rs高达0.96~0.99。在杉木种子园子代测定中,早期选择可从造林后第2年生长期结束时开始,但其选择率必须比第2次选择增加1倍。在此前提下,如以6年生选择作为第2次选择,选准率达100%,即在6年生选择时能入选的植株,在此情况下将无一漏选。表7参30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遗传型选择 [J].
郑仁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8-12
[2]   杉木纤维用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J].
黄寿先 ;
施季森 ;
李力 ;
杨立伟 ;
杨立国 ;
余荣卓 ;
陈孝丑 ;
翁玉榛 ;
郑仁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21-24
[3]   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变异及遗传参数 [J].
孙鸿有 ;
郑勇平 ;
翁春媚 ;
罗小华 ;
涂武泰 ;
蔡克孝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1) :63-67
[4]   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J].
胡德活 ;
阮梓材 ;
钱志能 ;
黄越茂 ;
黄小平 ;
陈忠林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5) :24-27
[5]   林木育种中的早期选择 [J].
杨秀艳 ;
季孔庶 .
世界林业研究, 2004, (02) :6-8
[6]   杉木第2代种子园效果分析 [J].
邹滨 ;
胡德活 ;
阮梓材 ;
黄永权 ;
林军 ;
李芬好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13-16
[7]   杉木不同世代、类型种子园种子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 [J].
孙鸿有 ;
郑勇平 ;
付顺华 ;
邵晓根 ;
董汝湘 ;
徐高健 ;
蔡克孝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40-44
[8]   杉木主要生长、材质性状遗传分析及家系选择 [J].
何贵平 ;
陈益泰 ;
张国武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5) :559-563
[9]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J].
赵承开 .
林业科学, 2002, (04) :53-60
[10]   杉木无性系早-晚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及早期选择的研究 [J].
胡德活 ;
林绪平 ;
阮梓材 ;
陈忠林 ;
龚益广 ;
黄小平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2) :16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