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和P物质的表达及中药情志舒的干预作用

被引:19
作者
李蕙
李国成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武汉厦门市中医院
[3] 厦门
[4] 武汉
关键词
肝胃不和; 消化不良,功能性; 胃动素; P物质; 情志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观察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大鼠胃和十二指肠运动功能、血浆胃动素 (MOT)含量和胃肠壁 P物质 (SP)的表达 ,探讨肝胃不和型 FD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情志舒治疗肝胃不和型 FD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 6 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及情志舒组 ;应力传感器记录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 ;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 MOT含量 ;PAP免疫组化法观察 SP在胃窦壁和十二指肠壁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情志舒组 MMC周期缩短 , 相延长 ,频率加快 ,幅度升高 ,MMC 相发生率增加 ,胃和十二指肠协调收缩率显著增加 ;MMC 相时血浆 MOT含量显著增加 ;胃肠壁 SP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也明显增强 (P <0 .0 1,<0 .0 5 )。结论 :胃肠 MMC 相异常、胃肠协调运动障碍可能是肝胃不和型 FD的发病机制之一 ;肝胃不和型 FD大鼠血浆 MOT含量的降低和胃肠壁 SP表达的降低可能是肝胃不和型 FD发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情志舒可能通过增加 MMC 相血浆 MOT的释放和胃肠壁 SP的表达 ,从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来治疗肝胃不和型 FD。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研究 [J].
郭海军 ;
林洁 ;
李国成 ;
李亦武 ;
陶秀良 ;
罗树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1, (03) :141-142
[2]   一氧化氮对狗胃和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的调节作用 [J].
杨春敏 ;
周吕 ;
张航 ;
郝维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7, (06)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