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文章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智评
立即登录
中医疗法预防脑卒中后抑郁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12
作者
:
张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丹
[
1
]
张春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春红
[
2
]
马会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马会靖
[
1
]
戴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戴琛
[
1
]
孔小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孔小娜
[
1
]
王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王东
[
1
]
机构
: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7年
/ 26卷
/ 04期
关键词
:
中医疗法;
预防;
脑卒中后抑郁;
系统评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疗法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有效性。方法 2名研究员以"针刺""针灸""中药""预防""脑卒中""中风""Chinese herb""acupuncture""prevention""post stroke depression"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 5个数据库的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文献,经严格筛选、排除后,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利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10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疗法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OR=0.38,95%CI[0.28,0.51](P<0.00001)。结论中医疗法能有效预防PSD的发生,但是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少,仍需更多优质文献予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0+628 +6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抗抑郁药预防卒中后抑郁有效性的Meta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俐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
(10)
: 1153
-
1160
[2]
早期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宣教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王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王勇军
何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何佳
张义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泾川县人民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张义敏
高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高强
孙长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孙长城
杜金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杜金刚
赵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赵建国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06)
: 27
-
30
[3]
乌灵胶囊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一级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J]. 朱瑾,胡春梅,郭思思,王锋,周叶,张素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6)
[4]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常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常世伟
常江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常江富
刘才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刘才勇
周永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周永峰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03)
: 60
-
61
[5]
早期应用柴胡疏肝散干预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潘博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潘博希
王明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王明红
冯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冯蕾
陈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陈维
林亚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林亚明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
(08)
: 71
-
72
[6]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李震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李震宇
华启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华启海
阎兴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阎兴洲
徐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徐磊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07)
: 1111
-
1112
[7]
越鞠丸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李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医院
李建国
郭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医院
郭刘峰
张建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医院
张建宾
[J].
陕西中医,
2009,
30
(06)
: 678
-
679
[8]
调肝扶脾、化痰通络法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晋秀林.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9]
“醒脑开窍”针法预防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D]. 仲晨霞.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0]
中药早期干预急性脑卒中对并发抑郁的影响及1H-MRS相关研究[D]. 黄侃.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9
←
1
2
→
共 12 条
[1]
抗抑郁药预防卒中后抑郁有效性的Meta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俐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
(10)
: 1153
-
1160
[2]
早期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宣教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王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王勇军
何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何佳
张义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泾川县人民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张义敏
高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高强
孙长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孙长城
杜金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杜金刚
赵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赵建国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06)
: 27
-
30
[3]
乌灵胶囊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一级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J]. 朱瑾,胡春梅,郭思思,王锋,周叶,张素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6)
[4]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常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常世伟
常江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常江富
刘才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刘才勇
周永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汝州市骨伤科医院内一科
周永峰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03)
: 60
-
61
[5]
早期应用柴胡疏肝散干预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潘博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潘博希
王明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王明红
冯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冯蕾
陈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陈维
林亚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林亚明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
(08)
: 71
-
72
[6]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李震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李震宇
华启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华启海
阎兴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阎兴洲
徐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徐磊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07)
: 1111
-
1112
[7]
越鞠丸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李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医院
李建国
郭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医院
郭刘峰
张建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医院
张建宾
[J].
陕西中医,
2009,
30
(06)
: 678
-
679
[8]
调肝扶脾、化痰通络法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晋秀林.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9]
“醒脑开窍”针法预防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D]. 仲晨霞.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0]
中药早期干预急性脑卒中对并发抑郁的影响及1H-MRS相关研究[D]. 黄侃.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9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