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构成之检讨

被引:51
作者
金可可 [1 ]
胡坚明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2]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
关键词
监护人责任; 不完全行为能力人; 侵权责任法; 独立责任; 自己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依立法者原意,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2款系规定被监护人对受害人的无过错责任,且排除责任能力制度的引入。但此种规定过于偏惠受害人,对被监护人不公,不利于未成年人保护,与同法第33条发生评价上矛盾,与比较法上认识不合,实为法政策上失误。故应采客观解释,认为该款仅规制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内部求偿关系,被监护人责任之构成,则应适用第6条第1款之一般过错责任。至于责任能力制度之阙如,可以过错概念之操作暂时弥补其不足。监护人责任之基础,在于监护义务之违反,性质上属于自己责任、独立责任。监护人责任之构成适用第32条第1款之无过错责任,悖于立法目的,且与同法第9条第2款发生评价上之矛盾,自立法论而言,以改采过错推定为宜。解释论上,只能充分利用同条第1款后段之责任减轻规范,扩张监护人之责任阻却事由,对"行为人致人损害"要件作严格认定(尤其是要求行为人须具备客观过错),稍作弥补。此外,无论是监护人还是被监护人,都可能依特定要件,向受害人承担同法第24条之公平责任。在对受害人之关系上,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对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学研究的反思 [J].
佟丽华 .
政法论坛, 2001, (06) :22-31
[3]  
日本侵权行为法.[M].(日) 田山辉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侵权责任法.[M].程啸; 著.法律出版社.2011,
[5]  
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侵权责任.[M].张民安;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6]  
侵权案件指导案例评注.[M].奚晓明;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精义与案例解析.[M].陈现杰;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奚晓明;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9]  
侵权责任法.[M].杨立新; 著.法律出版社.2010,
[10]  
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M].王利明; 周友军; 高圣平; 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