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泉子—洛包泉活动断裂带几何学特征及分段研究

被引:4
作者
罗福忠
张斌
柏美祥
尼亚孜·艾力木
李军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2] 新疆哈密地区地震局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新疆乌鲁木齐
[4] 新疆哈密
[5] 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古地震; 新活动; 断层陡坎; 断裂分段;
D O I
10.16256/j.issn.1001-8956.2002.03.010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碱泉子—洛包泉活动断裂带总体走向北东东 ,平面上由 7条呈左阶斜列状排列的活动断裂组成。断裂带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一直在活动 ,184 2年与 1914年发生了 2次 7.5级地震 ,并沿断裂带形成地震破裂带。对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及断裂活动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表明 ,碱泉子—洛包泉活动断裂带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约发生过 10次显著活动 ,其中大多数活动与 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J].
闻学泽 .
地震地质, 2000, (03) :239-249
[2]   新疆鄯善碱泉子—巴里坤洛包泉活动断裂带研究 [J].
柏美祥 ;
麻勇 ;
今泉俊文 ;
沈军 .
内陆地震, 1999, (04) :291-298
[3]  
新疆古地震[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冯先岳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