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语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当下启示

被引:26
作者
仇云龙
张绍杰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晚清; 外语教育; 人才培养; 当下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9.3 [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本文围绕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三个问题,分析晚清外语人才培养的特色,即以"中体西用"为教育指导思想,以复合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翻译实践主导,兼顾人文教育"为教学模式,揭示其对当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大力培养国学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端外语人才,满足中外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办学优势,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培养特色;系统设计翻译技能培养方案,同时创新专业知识课程,打通学科边界,改善学习者的人文知识结构,彰显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8+321 +3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3]   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 [J].
李宇明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 33 (01) :2-8
[4]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行动与反思 [J].
张绍杰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01) :9-12
[5]   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关于外语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J].
蓝仁哲 .
中国外语, 2009, 6 (06) :4-8+16
[6]   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 [J].
穆雷 .
中国翻译, 2008, (01) :41-45+96
[7]   培养技能 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J].
杨忠 .
外语学刊, 2007, (06) :133-137
[8]   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J].
戴炜栋 .
外语界, 1999, (04) :2-4
[9]   福建船政学堂的兼容性特征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J].
黄新宪 .
教育科学, 1998, (02) :49-51
[10]   试论洋务学堂教育与“中体西用”模式 [J].
刘虹 ;
井世洁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01)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