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社会心态的道德哲学分析与调适

被引:4
作者
张廷干
马向真
机构
[1]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心态; 道德哲学; 伦理世界观; 道德世界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 [伦理学(道德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作为精神结构的社会心态,其和谐体现为在"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中预设着的一种精神本性的统一性,即个体自身、道德与自然、特殊与普遍、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统一状态及其应然关系。如果把实体与个体关系中两者的位移与置换看作是伦理世界中"精神性"心态结构的第一次异化与裂变,那么,在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动力机制中道德自我意识执着于某种"自然性"则是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体心态精神结构的现实性异变。因此,现代性社会心态失序根源于以"自然规律"僭越"道德规律"、以个体本位理性取代"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揭示了社会心态结构与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建构中的一些现代性难题的内在相关性并为社会心态的调适提供某种可能的伦理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追寻美德之路.[M].秦越存;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  
国家与道德.[M].丁大同;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论相互承认的法权.[M].高全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6]  
生活在碎片之中.[M].(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著;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
[7]  
自我的根源.[M].(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8]  
实践理性批判.[M].(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9]  
自我的发展.[M].(美)简·卢文格(JaneLoevinger)著;韦子木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