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与推进

被引:9
作者
胡永保
杨弘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乡村协商治理;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3.04.01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确立起来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逐渐变成了"乡政"主导"村治"的一元化治理。在探索实现"乡政"与"村治"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民主协商、良性互动的乡村协商治理形态,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的失效或缺失以及民主传统相对缺乏等原因,现阶段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并对于克服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困境,推进并完善我国乡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共同治理的形式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近10年中国农村建设的成效、经验及存在问题 [J].
王德祥 ;
罗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2) :8-15
[2]   六十年中国乡村治理逻辑的嬗变 [J].
刘涛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 (01) :51-54
[3]   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J].
谭德宇 .
社会主义研究, 2009, (03) :80-83
[4]   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J].
陈剩勇 .
学术界, 2009, (01) :42-50
[5]   乡村协商式治理模式:民主意涵、生发机制及路径选择——以浙江为个案的思考 [J].
吴兴智 .
理论导刊, 2009, (02) :14-17
[6]   协商民主的内在关联性及其定位——基于中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环境视角分析 [J].
张爱军 ;
高勇泽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05) :93-97
[7]   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 [J].
何包钢 ;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56-73+243
[8]  
民主的历程[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英)约翰·邓恩(JohnDunn)编, 1999
[9]   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 [J].
林尚立 .
学术月刊, 2003, (04)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