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证客观化研究初探

被引:15
作者
李瑞
尹英杰
林殷
鲁兆麟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中医; 证候; 方证; 客观化; 探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正>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中医“证候”入手,对中医证进行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研究的当务之急,对此.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然而,中医证的研究因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进行深入的研究。建国50多年来,中医界对之投入了相当可观的财力、物力、人力.虽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至今尚未能揭示证的本质。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今后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误区 [J].
陈少宗 .
医学与哲学, 1998, (07) :25-26
[2]   对传统医学客观化的探讨 [J].
森和 ;
刘影 ;
佘靖 ;
龚玲 .
北京中医, 1998, (02) :56-58
[3]   关于药证的思考附视频 [J].
黄煌 .
医学与哲学, 1997, (04) :29-31
[4]   关于“证”客观化研究的现状、思路与方法 [J].
董敏 .
湖北中医杂志, 1996, (04) :21-22
[5]   中医证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陈家旭 .
医学与哲学, 1995, (03)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