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源库特性及其关系的研究(Ⅱ)——群体库源比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刘克礼
翟利剑
高聚林
张永平
刘景辉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呼和浩特
[3] 呼和浩特
关键词
春小麦; 粒叶比; 群体; 源库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对两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群体库源比值(粒叶比)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春小麦的经济系数均随密度和施P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施N量的增加,永良4号经济系数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内麦19呈增加趋势。经济系数高,经济产量均相对较高。粒叶比随密度、施N量、施P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叶面积相近的情况下,粒叶比高的产量高。因此,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下,实现源、库的协调是小麦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叶片单位面积负荷量(粒数/叶)与叶片单位面积有效生产量(粒重/叶)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适宜的群体叶面积指数范围内,采取优化栽培措施,争取形成较多的结实粒数(库容),并提高粒重(库的充实度),是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粒叶比小麦群体生理基础研究进展 [J].
李朝霞 ;
赵世杰 ;
孟庆伟 ;
邹琦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4) :79-83
[2]   不同小麦品种源库状况的初步研究 [J].
严威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39-44
[3]   水稻品种的库源特征及其类型划分的研究 [J].
曹显祖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1987, (04) :26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