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度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探讨——以生态足迹方法为例

被引:2
作者
刘德威
机构
[1] 韶关学院旅游系广东韶关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物生产面积; 韶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 通过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模型、生态足迹模型中使用的生物生产面积类型,计算出了韶关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 另外,阐述了生态足迹指标自身分析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可度量性,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模型的思考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2]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3]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
[4]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地球科学进展. 1999(06)
[5]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Benin, Bhutan, Costa Rica and the Netherlands[J] . D.P van Vuuren,E.M.W Smeets.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