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与优化研究

被引:11
作者
胡灿伟 [1 ,2 ]
张俊飚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土管学院
[2]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分异; 湖北省; 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湖北省2009年县域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呈现"双核结构""、金字塔结构""、圈层结构"和"点-轴结构"空间特征,省内发达县域(第一、二圈层)位于"宜昌市和武汉市"两个内核周边,沿长江、沪蓉高速、京广、京九、焦枝铁路等轴线集中;第三圈层位于江汉平原核心和东部,第四圈层位于省际边缘区;从空间上看,湖北省县域经济形成小范围的"高-高"集聚,但不存在明显的"低-低"聚集,出现聚积发展型、极核发展、均衡发展、边缘发展四种类型。根据分析,本文提出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打造宜昌市和襄樊市城市增长极点、强化"两轴四线"、加快鄂西县域综合开发等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J].
龚承刚 ;
李妍 .
统计与决策, 2010, (11) :79-82
[2]   红三角经济圈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568-573
[3]   湖北县域投资环境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 [J].
汪峰 .
商业时代, 2010, (11) :131-132
[4]   以经济强县建设带动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 [J].
钟新桥 .
科技创业月刊, 2009, 22 (03) :5-6
[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J].
吴振华 ;
钟城 ;
赖景生 .
价格月刊, 2008, (03) :57-60
[6]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模式 [J].
应新杰 ;
赵媛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10-114
[7]   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J].
吴玉鸣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2) :37-57
[8]   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J].
彭宝玉 ;
覃成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1) :45-49
[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J].
吴玉鸣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4, (06) :654-659
[10]   基于县域分析的山东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J].
代合治 ;
陈秀洁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3, (04)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