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再到算法社会——数字时代对德勒兹的《控制社会后记》的超—解读

被引:31
作者
蓝江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德勒兹; 福柯; 规训社会; 控制社会; 算法社会; 超—解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65.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1990年德勒兹创作的《控制社会后记》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他在其中的预言却直接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成为现实。如果我们将福柯的规训社会、德勒兹的控制社会,和我们正在经历的算法社会从空间、主体、技术、未来四个向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经历了从工厂—公司—平台的空间变化,个体—分体—虚体的主体变化,规训—调节—精准图绘的技术变化,以及规训社会—控制社会—算法社会的未来向度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厘清福柯的规训社会与德勒兹的控制社会的区别,以及我们如何在《控制社会后记》的文本基础上,结合我们今天的社会状态,来超—解读这个文本,理解今天的算法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111 +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 [J].
蓝江 .
哲学研究, 2018, (03) :26-33+128
[3]  
规训与惩罚.[M].福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4]  
必须保卫社会.[M].米歇尔·福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  
南京课程.[M].贝尔纳·斯蒂格勒.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6]  
惩罚的社会.[M].米歇尔·福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7]  
平台资本主义.[M].尼克·斯尔尼塞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
[8]  
性经验史.[M].福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  
《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M].()里尔克(R.M.Rilke);()勒塞(K.Leese)等著;林克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词与物.[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