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紫菜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昌生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柳佩娟
梁艳
王凤霞
史修周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坛紫菜; 诱变; 育种; 新品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4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十几年来,坛紫菜品种退化、产量降低、质量下降,本实验通过诱变处理,筛选和培育优质高产的坛紫菜新品系。坛紫菜野生丝状体经一定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子代叶状体发生了变异,经大量培养后筛选出紫色突变体(3号Ⅰ)和经济性状优良的个体(7号Ⅰ和7号Ⅱ),通过体细胞酶解和单克隆技术快速获得诱变选育纯系,并对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7号Ⅰ:叶片宽[(2.99±0.61)cm]、生长快(30 cm以上的藻体长度平均日增长量可达6.51 cm,比对照组快55.3%)、耐高温(29℃正常生长,比对照组高2℃以上)、总藻胆蛋白含量高(104.86 mg.g-1干品,比对照组高39.0%);②7号Ⅱ:藻体窄、生长快(30cm以上的藻体长度平均日增长量可达4.26 cm,比对照组快58.7%)、叶片薄(藻体中部厚度仅为22.5~27.5μm,比对照组薄29.6%)、总藻胆蛋白含量高达104.24 mg.g-1干品,比对照组高39.4%);③3号Ⅰ:藻体紫色,叶片薄,藻体中部厚25.0~32.5μm;④7号Ⅰ和7号Ⅱ在生产上应用,产量分别达309.6 kg.666.6 m-2和291.5 kg.666.6 m-2,比对照组高37%和29%。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浙江省象山港紫菜轮栽及其品质分析的研究
    马家海
    大住幸宽
    川合正允
    [J]. 中国水产科学, 1997, (01) : 31 - 33+35-38
  • [2] 海藻栽培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曾吕奎等编著, 1985
  • [3] 植物辐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M]. 原子能出版社 , 赵孔南等编著, 1990
  • [4] 海藻生物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素娟主编, 1994
  • [5] 坛紫菜品系间杂交分离色素突变体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陈昌生
    柳佩娟
    王凤霞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3) : 466 - 472
  • [6] ISSR标记在坛紫菜不同色泽丝状体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谢潮添
    纪德华
    陈昌生
    徐燕
    张元
    [J]. 水产学报, 2007, (01) : 105 - 111
  • [7] In vivo absorption spectra and pigment contents of the two types of color mutants of Porphyra. Aruga Y,Miura A. Japa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 1984
  • [8]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孢子体EST的获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庞国兴
    王广策
    胡松年
    曾呈奎
    [J]. 海洋与湖沼, 2005, (05) : 452 - 458
  • [9] 60Co-γ射线辐照坛紫菜叶状体及单克隆培养的研究
    纪德华
    陈昌生
    郑伟刚
    徐燕
    梁宝
    麻红英
    [J]. 台湾海峡, 2005, (02) : 171 - 177
  • [10] 60Co-γ射线诱变条斑紫菜丝状体的研究
    王素娟
    马凌波
    许璞
    朱建一
    郑元铸
    [J]. 海洋科学, 1999, (04) : 43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