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浓度对水下光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75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陈伟民
高光
陈宇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水动力; 光学衰减系数; 真光层深度; 悬浮物浓度; 水下光照; 初级生产力;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4.05.014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生态实验室的模拟生态槽进行水动力模拟实验研究(1999年5月8日~6月24日),探讨了水动力的扰动引起悬浮物的增加、改变水下光强的分布,并由此造成了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止还是小水流、大水流状态,水下光强随深度都是按指数规律衰减;在静止状态下,槽水清澈见底,光衰减系数为1m-1左右,到小水流和大水流时,由于动力的扰动、悬浮物浓度的增加,光学衰减系数增加到2m-1和4m-1左右,真光层深度也由最初的4m降到2m、1m;对光学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进行线性和幂函数回归,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好,反映了风浪扰动引起水中悬浮物增加是改变水下光照分布的主要原因;在静止状态下,由于槽水清澈,强光作用下表面存在光抑制现象,最大初级生产力出现在0 4~0 6m,其他情形光抑制很弱或基本上不存在,最大初级生产力出现在0~0 2m。
引用
收藏
页码:615 / 6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张运林
    秦伯强
    陈伟民
    杨顶田
    季江
    [J].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 347 - 353
  • [2] 太湖水体透明度的分析、变化及相关分析
    张运林
    秦伯强
    陈伟民
    胡维平
    杨顶田
    [J]. 海洋湖沼通报, 2003, (02) : 30 - 36
  • [3] 大型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探讨
    秦伯强
    范成新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 55 - 58
  • [4] 太湖梅梁湾水动力及相关过程的研究
    秦伯强
    胡维平
    陈伟民
    季江
    范成新
    陈宇炜
    高锡芸
    杨龙元
    高光
    黄文钰
    姜家虎
    张琛
    刘元波
    周子元
    [J]. 湖泊科学, 2000, (04) : 327 - 334+385
  • [5] 模拟水动力对湖泊生物群落演替的实验
    陈伟民
    陈宇炜
    秦伯强
    高锡芸
    高光
    季江
    许秋瑾
    [J]. 湖泊科学, 2000, (04) : 343 - 352
  • [6] 北黄海水中辐照度的分布变化特征
    李武
    张士魁
    吴曙初
    辛海英
    [J]. 黄渤海海洋, 1997, (02) : 16 - 24
  • [7] 太湖梅梁湾口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蔡后建
    陈宇伟
    蔡启铭
    高锡芸
    [J]. 湖泊科学, 1994, (04) : 340 - 347
  • [8] 太湖悬浮质对湖面反照率及水体光吸收的影响附视频
    蔡启铭
    杨平
    [J]. 海洋与湖沼, 1991, (05) : 458 - 466
  • [9]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黄祥飞主编, 2000
  • [10] 太湖环境生态研究[M]. - 气象出版社 , 蔡启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