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被引:6
作者
乐率
胡启文
熊坤
胡晓梅
王竞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 科学研究合成生物学; 创新教育;
D O I
10.13488/j.smhx.20170327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Q81-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836 ; 090102 ;
摘要
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 GEM Competition)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性学术竞赛,要求大学生能够用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的综合手段去解决科研和应用中的实际问题。i GEM竞赛过程非常注重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英语水平、沟通和表达技能的培养,从而吸引了全球顶尖高校和国内一流大学的积极参与。本文旨在通过对i GEM竞赛及2016年获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第三军医大学i GEM代表队的参赛经历,探讨i GEM竞赛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浅析大学生创新项目对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J].
吕萌荔 ;
聂小军 ;
宋卫宁 .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 (03) :7-9
[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J].
谢亚磊 ;
刘千琪 ;
刘戟 .
生命的化学, 2016, 36 (01) :1-6
[3]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J].
王元元 ;
彭磊 ;
周玲 .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2) :33-33
[4]   以赛促学视角下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探讨 [J].
王桂鹏 ;
李佳楠 ;
高心妍 ;
沙尔望 ;
徐昕梦 ;
赵琦 ;
刘洋 .
西北医学教育, 2014, 22 (06) :1077-1079+1094
[5]   iGEM在浙江大学培养拔尖人才教育中的模式与启示 [J].
李燕 ;
连俊 ;
陈铭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1) :119-123
[6]   基于生命科学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J].
黄国琼 ;
王云贵 ;
秦宇彤 ;
柏杨 ;
罗长坤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31 (07) :5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