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冰雹云提前识别及预警的研究
被引:53
作者:

李金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市气象局 宝鸡市气象局

樊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宝鸡市气象局
机构:
[1] 宝鸡市气象局
[2] 陕西省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45dBZ雷达回波;
识别;
预警;
冰雹云;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7.01.016
中图分类号:
P457 [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雷达强回波45 dBZ高度和降雹日08时月平均零度层高度,对1991—2003年宝鸡雷达站观测的165 d 231块对流云数值拟合,得出了识别冰雹云的指标:处于发展中的对流云,雷达强回波45 dBZ高度大于或等于多年降雹日08时零度层月平均值的2.9 km,将有冰雹酝酿形成。对降雹造成灾害的雷达回波分析表明:雷达强回波的45 dBZ平均底部越高、提前识别的时间越长,顶部越高距离降雹时间越短,冰雹的形成是雷达强回波从云体的中部开始向上下扩展而成。该识别冰雹云方法对单体降雹平均提前识别12 m in,而对超级单体平均提前识别18 m in,对多单体、飑线中超级单体的降雹具有提前预警的作用,平均提前预警时间22 m in。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双多普勒雷达反演强风暴三维风场的数值试验
[J].
何宇翔
;
肖辉
;
杜秉玉
;
刘术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461-467

何宇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北京,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肖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北京,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杜秉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北京,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刘术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北京,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2]
人工抑制上升气流对冰雹云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J].
周非非
;
肖辉
;
黄美元
;
李子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153-162

周非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北京,北京,北京,江苏南京

肖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北京,北京,北京,江苏南京

黄美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北京,北京,北京,江苏南京

李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北京,北京,北京,江苏南京
[3]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应用拓展浅析
[J].
李薇
;
金德镇
;
郑娇恒
;
汤达章
;
梁明珠
;
陈知新
;
王新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275-280

李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金德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郑娇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汤达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梁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陈知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王新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4]
旬邑地区冰雹云的早期识别及数值模拟
[J].
肖辉
;
吴玉霞
;
胡朝霞
;
李宏宇
;
雷恒池
;
洪延超
;
黄美元
;
樊鹏
;
梁谷
;
屈铁木
.
高原气象,
2002, (02)
:159-16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宏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洪延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樊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

梁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

屈铁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工影
[5]
利用SD型闪电频数识别高原雷雨云和冰雹云
[J].
黄彦彬
;
王振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2)
:275-28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振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电子信息与应用物理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电子信息与应用物理系!南京
[6]
河南省人工消雹作业判据研究
[J].
张素芬
;
鲍向东
;
牛淑贞
.
气象,
1999, (09)
:36-40

张素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鲍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牛淑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7]
应用713数字化雷达回波判别冰雹云
[J].
程相坤
;
金伟福
;
盖世民
;
刘志红
.
气象,
1997, (12)
:44-47

程相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

金伟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

盖世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

刘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
[8]
宝鸡地区风暴剖面45dBz高度与防雹时机选择
[J].
李金辉,朱振凯,郭丰朝
.
陕西气象,
1996, (04)
:31-32

李金辉,朱振凯,郭丰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市气象局
[10]
用风暴剖面45dBz高度选择防雹作业时机
[J].
樊鹏
.
陕西气象,
1994, (04)
:29-31

樊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