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强度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1
作者
曹代功 [1 ]
邵龙义 [1 ]
马争艳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煤炭工业; 循环经济; 支持体系; 支持强度;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09.04.045
中图分类号
F426.21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度量和评价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了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强度的概念,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南省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强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技术开发、人才培育、管理创新、市场引导、信息交流、政府服务、公众参与是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因素,河南省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强度的评价分值达到75.4603,属于较强的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J].
李会欣 .
能源与环境, 2006, (01) :28-31
[2]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支撑体系 [J].
何卫东 .
政治与法律, 2005, (06) :2-2
[3]   谈四川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建设的5个重点 [J].
方一平 ;
曾勇 ;
李仕明 .
决策咨询通讯, 2005, (05) :15-16
[4]   煤炭环保电力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探讨 [J].
蒋金泉 ;
任一鑫 ;
陈维健 .
中国矿业, 2005, (06) :11-14
[5]   构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 [J].
吴易明 .
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1) :198-202
[6]   洁净煤技术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J].
龙如银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40-144
[7]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J].
练绪宁 ;
李桂莲 .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88-90
[8]   煤炭井下开采清洁生产评价探讨 [J].
董金岳 .
洁净煤技术, 2003, (03) :5-9
[9]  
模糊性[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刘应明,任平著, 2000
[10]  
应用模糊数学[M]. 地质出版社 , 张俊福等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