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相模式及其应用评价(续二)

被引:1
作者
胡斌
王观忠
机构
[1] 焦作矿业学院,焦作矿业学院,
关键词
痕迹相; 化石组合; 河口湾; 砂坝; 河口地貌; 组合特征; 泥质沉积物; 生物成因构造; 潜穴; 应用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2.6 Glossifungites痕迹相系Seilacher建立。过去有人把它应用于半固结、固结的底层,也有人把它用来指示全石化的底层,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半固结和固结底层的共同标志。为了澄清这些混乱,Frey和Seilacher又重新定义了Glossifungites痕迹相,把它限定为固结但非石化的底层上的痕迹组合。这样的底层主要由脱水的、粘结的泥质沉积物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浊流、风暴和洪水事件沉积及其伴生的痕迹群落 [J].
胡斌 .
岩相古地理, 1989, (06) :10-23+39
[2]   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浊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J].
吴贤涛 .
沉积学报, 1985, (03) :23-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