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作物系统铅含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0
作者
王金达
王艳
任慧敏
曹慧聪
张学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沈阳市; 城乡结合部; 土壤-作物系统; 铅;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以沈阳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分析测定了土壤、蔬菜和粮食作物中铅的含量水平,并探讨了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对铅在土壤-作物系统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城乡结合部耕作层土壤铅含量平均值为107.35m g·kg-1,是背景值的3.25~15.08倍,土壤铅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G B15618-1995);蔬菜类可食部分铅含量的超标率是100%(G B14935-94、G B2707-2763-3),其中叶菜类叶子含铅量要远远小于其根系含铅量,根菜类叶子含铅量要大于根含铅量;粮食作物中水稻可食部分没有发现超标现象,而玉米籽粒超标率达7.1%。土壤有机质、pH值及全磷是影响作物铅含量及不同作物不同器官铅分配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类的叶铅和根铅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和土壤全磷呈负相关关系,水稻籽实铅与土壤全磷呈正相关关系,尚未发现玉米籽实铅含量与土壤有机质、pH值及全磷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pH值及全磷3种因素协同作用是导致不同作物机体铅吸收与分配的不均一性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铅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王艳
    王金达
    张学林
    刘汝海
    李仲根
    [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01) : 45 - 49
  • [2]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微界面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朱永官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2) : 205 - 210
  • [3] 玉米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吸收特性及污染防治
    匡少平
    徐仲
    张书圣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01) : 28 - 31
  • [4] 沈阳郊区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评价
    张勇
    [J]. 土壤通报, 2001, (04) : 182 - 186
  • [5]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及作物富集研究进展
    李海华
    刘建武
    李树人
    申灿杰
    贾冀梅
    张玉法
    丁彤旗
    [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 30 - 34
  • [6]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乃明
    [J].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4) : 3 - 5
  • [7] 磷灰石固定水溶性铅离子研究进展
    石和彬
    刘羽
    罗惠华
    钟康年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2) : 74 - 77
  • [8] 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
    周一星
    孟延春
    [J]. 地理学报, 1997, (04) : 3 - 13
  • [9] 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高拯民 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