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的基因型差异程度和分类

被引:15
作者
李任华
孙传清
李自超
王象坤
徐才国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湖北武汉,
关键词
基因型差异; 质的差异; 量的差异; 栽培稻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利用来自一个籼/粳交(圭630/02428)的双单倍体(DH)系和由多种类型的籼、粳品种(系)组成的对照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亚洲栽培稻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栽培稻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差异类型,即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前者主要存在于籼、粳分化程度比较高的对照组中,85%以上的有关位点已经发生了籼或粳的分化趋向;后者主要存在于DH群体中,平均只有51.5%的位点发生了倾籼的趋向,或48.5%的位点发生了倾粳的趋向。利用41个籼粳分化标记位点,结合形态指数分类和PFLP遗传标记的数值分类结果,提出了栽培稻的基因型差异程度与分类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N422s的广亲和性及分类地位初探 [J].
李任华 ;
王象坤 ;
杨振玉 ;
罗志华 .
作物学报, 1996, (04) :495-499
[2]   栽培稻分类方法的比较 [J].
周汇 ;
JC Glaszmann ;
程侃声 ;
施晓群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1) :1-7
[3]  
Indica-Japonica differentiation of rice cultivars viewed from variations in key characters and isozym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ndraces from the Himalayan hilly areas[J] . R. Sano,H. Morishim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2 (3)
[4]  
Allard R W. Euphytica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