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洞穴型储集层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被引:11
作者
孙东 [1 ]
张虎权 [1 ]
潘文庆 [2 ]
王宏斌 [1 ]
韩剑发 [2 ]
滕团余 [1 ]
敬兵 [2 ]
王振卿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串珠状反射; 波动方程; 正演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研究了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洞穴型储集层溶洞与串珠状反射的位置对应关系、溶洞顶底调谐距离、多种串珠形态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溶洞位于串珠状反射的中心,溶洞顶界位于波谷,溶洞底界位于波峰处,随其高度增大而下移;塔中深层碳酸盐岩溶洞顶、底反射调谐距离为120m左右;上翘、下拉式串珠是由于偏移孔径、偏移速度过大或过小而造成。这些认识对碳酸盐岩洞穴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数值模拟.[D].刘文革.成都理工大学.2008, 08
[2]   碳酸盐岩特殊孔洞型构造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吴俊峰 ;
姚姚 ;
撒利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2) :180-185+244+122
[3]  
溶洞地震波“串珠状”形成机理及识别方法.[J].胡中平;.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 04
[4]  
溶洞地震波“串珠状”形成机理及识别方法.[J].胡中平;.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 04
[5]   深层碳酸盐岩岩溶风化壳洞缝型油气藏可检测性的理论研究 [J].
姚姚 ;
唐文榜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6) :623-62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