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嬗变:比较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李萍
盘宇章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主流化嬗变; 历史逻辑; 释读化研究;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1.01.009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经历了从传统主流向当代主流的嬗变,主流化嬗变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变迁,同时也引起了理论范式的相应变化。传统主流的局限主要是释读化研究倾向所带来的,表现为违背问题意识导向、混淆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无法形成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流化发展及其创新仍面临着"认同之困、体用之困、转换之困"等诸多困境。为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必须处理好:(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公平的学术研究环境;(2)思想与工具的关系,形成正常的学术价值取向;(3)规范与嵌合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学术发展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J].
于金富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 (03) :17-26
[2]   经济学的科学性意味着什么——经济学的双重属性及其研究思维 [J].
朱富强 .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3) :110-117+128
[3]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J].
杨晓玲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07) :1-5+73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J].
简新华 .
中国经济问题, 2006, (03) :11-14
[5]   经济学中的主流与非主流:历史考察与中国情境 [J].
贾根良 ;
崔学锋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 (02) :34-38
[6]   “苏联范式”批判 [J].
樊纲 .
经济研究, 1995, (10) :70-80+34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基本特征[J]. 林岗.经济学动态.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