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附102例报告

被引:2
作者
宋尚明
朱兴雷
刘同宝
陈良华
唐元升
周生芬
机构
[1] 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2] 山东沂源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
[3] ()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新蝶呤; C反应蛋白; 炎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6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记录AMI组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再发性梗死、心绞痛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MI组新蝶呤、CRP升高率及平均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对照组(P<0.01或P<0.05)。AMI组入院时及3日后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相似,均明显高于2周后(均为P<0.01)。血清新蝶呤或CRP升高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新蝶呤或CRP不升高者(P<0.05)。血清新蝶呤或CRP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相似,但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时(P<0.01)。校正其他因素后,血清新蝶呤、CRP单项和两者均升高的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1.1~3.7)、0.4(0.1~7.7)、12.9(2.3~73.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RP有助于对AMI患者预后的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19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新蝶呤测定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J].
宋尚明 ;
刘同宝 ;
陈良华 ;
王春玲 ;
邵建华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5) :60-60
[2]  
流行病学.[M].耿贯一 主编;来匡逮等 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