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根据遗迹化石确定台北凹陷中侏罗世湖岸带
被引:5
作者
:
张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学院路号
张建平
吴因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学院路号
吴因业
杨式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学院路号
杨式溥
薛叔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学院路号
薛叔浩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学院路号
[2]
E-mail:zhiping@cugbeducn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0年
/ 03期
关键词
:
台北凹陷;
中侏罗世;
遗迹化石;
湖岸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遗迹化石组合特征对确定湖盆岸带具有重要价值。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发现丰富的动、植物遗迹化石群落,通过对遗迹化石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台北凹陷中侏罗世湖岸带的变化为:西山窑组沉积中、晚期,南带(靠近觉罗塔格山一侧)的湖岸带西起胜金台、东到连木沁以北,北带(靠近博格达山一侧)的湖岸带基本在柯7井和柯6井偏北;三间房组沉积期,南带的湖岸带西起股金口胜101井,连木沁剖面正处于东侧岸带,北带湖岸带与西山窑组沉积期基本相同;七克台组沉积期湖水面积最大,南带湖岸带西起胜101井以南、东达连木沁以南,北带湖岸带继续北移。总体来看,从早到晚,湖水面积不断扩大,湖岸带后移,丘陵油田大多数井处于相对较深的浅湖区。图1参3(邹冬平摘)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111 +111-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M].裘怿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古遗迹学.[M].杨式溥著;.地质出版社.1990,
←
1
→
共 2 条
[1]
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M].裘怿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古遗迹学.[M].杨式溥著;.地质出版社.199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