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保护中编钟乐舞的复原与展示

被引:12
作者
杨程
孙守迁
苏焕
机构
[1]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编钟乐舞; 保护; 复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41 [];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摘要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古楚文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当时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进行了动画模拟与再现。参考文字记载、现存的图像及出土的文物,使用3维扫描、3维建模技术对编钟、青铜工艺品、漆器、人物、服饰及建筑进行3维模型重建,并对已经褪色的图像和文物的表面纹理,进行图像复原。通过动作捕获技术,从楚舞演员身上采集具有楚风格的动作信息,赋予人物模型;然后合并场景,生成舞蹈动画,并合成编钟乐曲;最后,利用VRML技术建立一个交互式的文化展示平台。该方法与传统的文化保护方法相比,有更好的易接收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感和关注度,加大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74 / 14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敦煌壁画虚拟复原及演变模拟模型研究 [J].
华忠 ;
鲁东明 ;
潘云鹤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2, (02) :79-84+108
[2]   多颜色空间上的交互式图像分割 [J].
魏宝刚 ;
鲁东明 ;
潘云鹤 ;
杨云 .
计算机学报, 2001, (07) :770-775
[3]  
Interactive motion generation from examples. Arikan O,Forsyth D A. Proceed ings of SIGGRAPH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