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学疗法对脑恶性胶质瘤最佳治疗时机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凌锋
段国升
郭中和
罗毅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脑外科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理疗科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病理实验室
关键词
HPD; 荧光; 兔脑; 动态分布; 弱光; 核膜间隙; 粒线体; 线粒体; 染色质凝聚; 光动力学; 生物检验; 动物实验; 血脑屏障; 组织匀浆; PDT; 实验性; 内质网; 疗法; 内分泌腺; 垂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动力学疗法是利用HPD可以更多地被肿瘤摄取和潴留的特性,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HPD在正常兔脑的大脑、小脑、脑干、丘脑中含量甚微,0.067~0.137μg/ml。但垂体内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1.194μg/ml,P<0.01 说明脑内因血脑屏障的存在,HPD不易透过,而垂体无论是前叶还是后叶,都没有胶质细胞的突触,可摄取较多HPD。HPD在正常脑中的这种动态分布为PDT治疗恶性肿瘤奠下了基础。 2.HPD在实验性脑胶质瘤中不同时间的动态分布平均是正常脑的9.3~92.5倍,最高含量在注射HPD后2和4小时,分别是82.8和92.5倍,P<0.01,注射HPD后24和48小时,其含量明显降低,仅为4小时组的13.8%和7.6%。据此含量而进行PDT后的电镜观察提示,肿瘤内HPD含量越高,PDT后破坏越重,认为注射HPD后2或4小时是PDT的最佳时机。 3.22例临床应用初步显示,肉眼所见荧光与肿瘤的性质有密切关系。17例恶性肿瘤中16例显示荧光,而5例其它疾病中仅1例显荧光。P<0.01。荧光检验在判断肿瘤的良恶和取活检标本上有一定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tudies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tilizing hematoporphyrin.Short communication. Wise BL,et al. Brain Research . 1967
[2]  
First attempt at the photodyname treatment of human gliomas. Perria C,et al.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Sciences . 1980
[3]  
Quantitatiou of hematoporphyr derivative in human gliomas, experimental central nevous system temors and normal tissue. Wharen RE,el al. Neurosurgery . 1983
[4]  
Photoradi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Dougherty TJ,et al. Cancer Research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