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与发展取向——基于“胡焕庸线”生态涵义对74个重点城市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钟茂初 [1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胡焕庸线; 生态承载力; 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 生态赤字;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7.05.015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胡焕庸线"的生态涵义可归结为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地理上所呈现的差异,它具有表征中国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理论价值,可据此设计区域生态承载力方程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并可基于此进一步对区域生态赤字、生态环境公平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测算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发现:全国三大主要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高于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高于长三角地区,因此国家层面应充分关注地区间的生态承载力差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确立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鼓励经济活动从生态承载力低的区域向生态承载力高的区域转移;相对其生态承载力,多数全国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口经济规模已处于严重超载状态,各城市应据此确定其合理的发展方向;此外,应对因周边区域生态负载过高导致部分区域实际环境质量偏低的生态环境公平问题予以关注,并在评判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过程中充分考虑其生态承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如何表征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质量?——兼论以胡焕庸线生态承载力涵义重新划分东中西部 [J].
钟茂初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1) :1-9
[2]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J].
戚伟 ;
刘盛和 ;
赵美风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551-566
[3]   环境公平问题既有研究述评及研究框架思考 [J].
钟茂初 ;
闫文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6) :1-6
[4]   中国生态环境过渡的一个重要地带 [J].
王铮 ;
张丕远 ;
刘啸雷 ;
刘燕华 .
生态学报, 1995, (03) :319-326
[5]   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J].
胡焕庸 .
地理学报, 1935, (02) :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