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27
作者
丁志国 [1 ]
覃朝晖 [1 ]
苏治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农户信贷; 违约机理; 正规金融; 实证判别;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4.08.012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吉林省3096户农户的田野调查数据及其正规金融信贷记录,对农户信贷违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别,分析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形成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其他负债显著提高了农户信贷违约的风险,且对农户信贷违约的边际影响最大,而信息透明度、家庭财务负担、家庭稳定性及家庭持续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完善农户信息、健全农村金融功能和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降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形成机会,保证正规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J].
韩喜平 ;
金运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3) :37-43+110
[2]   农村产权资产融资担保方式研究 [J].
孟光辉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8) :69-76+111
[3]   农户正规信贷违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渭南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例 [J].
张云燕 ;
王芳 ;
罗剑朝 .
经济经纬, 2013, (02) :33-37
[4]   农户信贷排斥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经验检验——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 [J].
王修华 ;
谭开通 .
中国软科学, 2012, (06) :139-150
[5]   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 [J].
丁志国 ;
谭伶俐 ;
赵晶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1) :72-77+112
[6]   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J].
马文勤 ;
孔荣 ;
杨秀珍 .
财会月刊, 2009, (36) :49-51
[7]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 [J].
金烨 ;
李宏彬 .
金融研究, 2009, (04) :63-79
[8]   外部性约束、认知偏差、行为偏差与农户贷款困境——来自716户农户贷款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检验 [J].
王冀宁 ;
赵顺龙 .
管理世界, 2007, (09) :69-75
[9]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管理世界, 2006, (07) :68-76
[10]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