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就业与收入的区域差异

被引:26
作者
马银坡 [1 ]
陈体标 [1 ]
史清华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就业和收入; 一线城市; 区域差异;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80613.001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人口流动,获得就业机会是基础保障,提高就业收入是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升是实现人口跨区域流动并且提高就业收入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13—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就业行业、就业单位到就业收入以及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分布等方面,对一线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动做了独立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样本调查期间流动人口收入增长趋势明显;对个体而言,跨区域流动,高中及以下受教育者的主要动机是获取就业机会,大专及以上受教育者则主要是收入驱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流动距离对就业收入具有"乘数效应",流动范围越广,就业收入越高,这是流动人口就业收入呈现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增强专业技能培训,对促进流动人口安居乐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有多少农民工实现了职业上升?——人力资本、行业分割与农民工职业垂直流动 [J].
石智雷 .
人口与经济, 2017, (06) :90-104
[2]   我国流动老年人口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侯建明 ;
李晓刚 .
人口学刊, 2017, 39 (06) :62-70
[3]   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J].
于潇 ;
孙悦 .
人口研究, 2017, 41 (01) :84-97
[4]   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分层与人力资本回报 [J].
谭江蓉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2) :59-66+111
[5]   中国流动人口的选择:为何北上广如此受青睐?——基于个体成本收益分析 [J].
童玉芬 ;
王莹莹 .
人口研究, 2015, 39 (04) :49-56
[6]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流入地城市特征及其变动趋势[J]. 夏怡然,苏锦红,黄伟.人口与经济. 2015(03)
[7]   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 [J].
罗俊峰 ;
童玉芬 .
经济经纬, 2015, 32 (01) :131-136
[8]   四类流动人口的比较研究 [J].
马小红 ;
段成荣 ;
郭静 .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05) :36-46+126
[9]   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J].
张耀军 ;
岑俏 .
人口研究, 2014, 38 (05) :54-71
[10]   双重网络嵌入、创业资源获取对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影响——基于赣、皖、苏183个农民工创业样本的实证分析 [J].
庄晋财 ;
芮正云 ;
曾纪芬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3) :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