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作用

被引:11
作者
李志群
机构
[1]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络阴离子团,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条件,垂向分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5:P618.5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实验表明,在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硫代硫酸金络阴离子团和硫酸金络阴离子团是金在表生条件下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的沉淀与铁、锰氢氧化物的形成有密切联系。金的表生迁移—沉淀条件除一般的表生地质条件外,还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条件。络阴离子团的地球化学性质,控制着红土型金矿床的垂向分带与金的次生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J].
陈大经 ;
杨明寿 .
矿产与地质, 1996, (02) :2-9
[2]   硫代硫酸盐消耗规律与含铜金矿的浸出 [J].
姜涛,黄柱成,杨永斌,常永强 .
矿冶工程, 1996, (01) :46-48
[3]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金表生富集作用研究附视频 [J].
王恩德 ;
王荣湖 ;
姜云武 .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5, (04) :3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