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磷的形态、有效性及有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吴德意
青长乐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关键词
吸磷量; 水稻; 紫色土; 岩成土; 有效磷; 速效磷; 测定方法; 有效性;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89.05.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四川省6种主要紫色母质上发育的土样16个,进行盆栽试验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紫色土中Fe—P(x1)、Ca—P(x2)、O—P(x3)和有机—P(x4)与无磷处理水稻吸磷量的多元回归式为y=-158.6+6.3580x1+0.4488x2+0.1515x3+ 0.8762x4与小麦幼苗吸磷的回归式为y=1.1275+0.01627x1-0.000504x2+0.00144x3+0.000517x4,Fe—P是作物良好的磷源。石灰性紫色土磷位值说明它们受Ca—P控制。有效磷测定方法筛选结果,Bray-Ⅰ法,在中、酸性土中能按比例提取Fe—P,在石灰性土中则与Ca—P相关性很高;Mehlich法在中、酸性土中主要能提取Ca—P,,但与植物吸磷不符;Olsen法则皆可。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18+199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潜育性水稻土缺磷原因的分析 [J].
吴德意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2) :188-192
[2]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及其与磷素形态关系的研究 [J].
傅绍清 ;
宋金玉 .
土壤学报, 1982, (03) :305-310
[3]   从磷酸盐位探讨土壤中磷的固定机制及其有效度问题 [J].
洪顺山 ;
朱祖祥 .
土壤学报, 1979, (02) :94-109
[4]   南方水稻土中的磷酸铁对水稻磷素营养的意义 [J].
蒋柏藩 ;
鲁如坤 ;
顾益初 ;
李阿荣 .
土壤学报, 1963, (04) :361-369
[5]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