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治化问题需要系统化研究视角

被引:4
作者
钱叶芳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管制系统; 理论共识; 专业素质; 劳动法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由管制主体、客体和管制依据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劳动管制内部机制,与由劳动法理论、政务环境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劳动管制外部机制,在我国处以双重紊乱状态。只有从劳动管制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才能从实质上推动我国的劳动法治化进程,特别是必须就基本理论问题达成共识,提高实务界的劳动法专业水平,重构劳动管制的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工成本水平估算方法及国际比较的相关研究评述 [J].
蒯鹏州 ;
董青 ;
李宝元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 (14) :80-87
[2]  
法律与行政[M]. 商务印书馆 , (英) 哈洛, 2004
[3]  
劳动市场法的改革[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日)马渡淳一郎著, 2006
[4]  
管制经济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俊豪, 2007
[5]  
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董保华, 2011
[6]   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 [J].
常凯 .
中国劳动, 2004, (04) :14-17
[7]   社会法学的双重关注:社会与经济 [J].
王全兴 .
法商研究, 2005, (01) :15-18
[8]   《劳动合同法》地方指导意见评述——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和劳动关系的认定 [J].
钱叶芳 .
现代法学, 2011, 33 (03) :184-193
[9]   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 [J].
谢增毅 .
比较法研究, 2009, (06) :74-83
[10]   中美政府管制体制比较研究 [J].
茅铭晨 .
浙江学刊, 2005, (03) :139-144